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岭南风摄影 > 旅游风光 > 正文

惊蛰行摄老界岭

发布日期:2022/3/11 20:48:29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03-09

人生中,总有许多难忘的美好回忆,它们像沙滩上闪光的珠贝,时不时地让你拣起它,细细地咀嚼品味。惊蛰时节的南阳老界岭开山节摄影采风之行便是这样一份闪光的珠贝。

其实,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报到时间本来是3月5日当天8点许。考虑到路途较远,南阳网-光影中国网一行便于3月4日下午驱车赶赴景区,承蒙景区负责人吴总的周到安排,是日晚提前下榻景区避暑山庄B区23号民宿小木屋。

今夕适逢虎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日子,银河唯有星稀疏。晚饭后,无他事可做,索性拎上相机,去领略一下老界岭的夜景,便信步走进了斑斓的景致中。月隐星稀的夜晚,民宿木屋在景区精心布置的大红灯笼灯光的温柔映衬下,呈现出一幅同白天完全迵异的景象:周遭静谧,步道平坦,夜风轻柔拂过,夜空深邃,阵阵清凉气息从山野里传来,淡淡清香随处弥漫沁人心脾……置身于星夜美景中,浓浓的惬意浸润着全身,好不陶醉。是晚,下榻景区,一想到次日(3月5日)惊蛰,老界岭定会随之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难掩激动心情,便一夜无眠。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3月5日清晨,霞光万道,迎来惊蛰。惊蛰,中国农历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是个充满灵动的、热闹的节气。暖日融天,和风扇物,鸟儿高歌,嫩芽破土……处处是盎然生机。是日,伏牛山主峰“西峡老界岭风景区”2022春季开山节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嘉宾,前往景区进行摄影采风,全程参与“老界岭春季开山节”活动,零距离真切感受和亲身体验老界岭春日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独特风景以及惊蛰时节浓郁的民俗文化。

据同行参加活动的南阳网李老师介绍说,开山节是中国的土、瑶、苗、侗等一些个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一个民族节庆。他们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冬季封山修养生息、春季开山种田放牧的传统。每年春季开始的时候,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会吹响芦笙,敬献供品,祭拜山神。男女老少欢歌载舞,畅饮甜酒,感谢山神带来的恩惠,并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如今的开山活动被一些地方所效仿,将祈福纳吉、生态旅游、传承民俗、弘扬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丰富了活动内涵。

“西峡老界岭风景区”,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南阳市的西峡县太平镇,是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天然动植物王国”和“避暑胜地、度假天堂”等美誉。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游在今年春天迎来了复苏,为做好惠企纾困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安排部署,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企业有序生产经营,进一步提振文旅消费,河南省于2月16日启动为期一个半月的“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活动,诚邀广大游客到河南感悟黄河文明、欣赏春光美景。

百花迎春归,鸣锣震山开。乘着“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活动这股对游客实行首道门票免费的强劲东风,作为最适宜春季出游的旅游线路之一的南阳老界岭景区,沉寂了一个冬天,在拥有“河南最美高速”“云中高速”等美誉的伏牛山区尧栾西高速正式开通之后的农历虎年春天惊蛰时节,采用开山节这种古老传统而又富于新意的形式,吉祥开山、迎春待客。

惊蛰,和春一起萌发。万物,皆因春雷而醒来,人间,皆因春萌而活泼。初春的老界岭,群山竞秀、山花烂漫,是日,自上午10点半起,老界岭景区索道下站广场上,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日画卷徐徐展开。

广场这边,传统锣鼓队催人奋进的“震山锣鼓”擂鸣声响彻辽阔而壮美的老界岭景区上空,舞龙舞狮活灵活现、威风凛凛,二者同台为观众精彩演绎了一场气势恢弘的大型传统锣鼓舞龙舞狮表演。广场那边,在景区负责人热情洋溢的主持下,2022老界岭春季开山节文化盛宴在明快愉悦的《礼仪之邦》舞蹈节奏中拉开了序幕。整台节目特色浓郁、亮点纷呈,形式多样,充满了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书简舞》婀娜多姿、飘逸灵动,古典舞《惊蛰》衣袂飘飘、裙摆飞扬;音调古朴、风格淡雅的舞蹈《出水莲》表现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恬淡雅致、优美纯净的《敦煌飞天》舞姿曼妙、美轮美奂,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艺术的自由洒脱;思念情歌《春暖花开》歌曲立意高远,意境清新,感人至深……整场开山大典仪式歌舞交融、激情洋溢,个个节目都独具匠心,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博得现场嘉宾和游客的阵阵掌声,乐声笑声掌声将大典仪式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11时许,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敲锣声,老界岭吉祥开山、迎春待客。一名身着汉服的老者,带领浩浩荡荡的巡山队伍鸣锣开道、巡山祈福,重走老子修行地,追寻老子文化,感受钟灵毓秀、仙气荡漾的老界岭。广大游客和巡山人员一同感受伏牛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共赏老界岭风情万种的春日盛景。

巡山队伍中,数十名身穿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的身影十分耀眼,他们盛装打扮游走于老界岭山林之中,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汉服 景区”成为了今日老界岭最新的景区打卡方式。事实上,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穿着汉服上街进景区,不仅体现了汉服文化的复兴,更代表着国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同时,汉服文化的“出圈”,也给文旅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旅部门以汉服为载体,策划各式各样的古风节庆活动,以更加年轻和流行的方式触达大众,不仅为景区招揽更多人气,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借助日渐铺开的汉服文化的影响力,老界岭景区将汉服走秀元素巧妙融入此次开山节活动,破天荒抢占业内社交媒体声量。

开山节活动中,有一处巡山必去之处,那就是老界岭景区的一个景点——伏牛山神。在山神庙上方、神女峰的北侧,有一座高大挺拔的石峰,石峰酷似老君坐像,这便是“伏牛山神”!因它高高竖立于伏牛山主峰犄角尖旁侧,所以人们习惯称它为伏牛山山神。从正面看,坐像的眼、鼻、嘴轮廓清晰,栩栩如生,其精神饱满,气宇轩昂,神态自然,不卑不亢,端庄大方,惟妙惟肖,很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矗立在山中。老人左眼睁右眼闭,右眼在看地,好像在观察八百里伏牛山百姓的生活情况和界岭之安;左眼看天,仿佛要把凡尘世间的情况呈报给上天,保佑八百里的老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伏牛山神在上天护佑着八百里伏牛山百姓生活安康。而此时此刻,巡山队伍中,也有一位“仙人”在衷心地为登山游客祈福,祝愿人人万事遂意,想事成心。是日,在伏牛山神处,一位老者身着汉服,慈眉善目,俨然一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模样,他不停地给在场的每一位游客赠送吉祥红丝带,派送山神平安粥,祈祷某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护佑游客快乐安康。活动进行到该景点的时候,已时至中午,大部分游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徒步登山,体力消耗很大,大都已经口干舌燥,饥肠辘辘。景区应时应景应情免费提供的“山神平安粥”着实让每位游客疲劳缓解,精神焕发。由大米、莲子、枸杞、桂圆等多种原料熬制的平安粥浓香四溢、香甜美味,不仅有“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而且健脾益气、滋养五脏。景区重视民俗活动,传承和发扬伏牛山神“太上老君”老子广恩普济的善行,向广大游客免费分发平安粥,并送上美好的祝福。景区的管理创新、营销理念以及贴心服务精神得以充分体现,让身临其境的游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温暖与关怀。

开山节巡山到达的另一个地点,就是海拔高度达近2000米的分水岭。身处此地后,才逐渐体味到了老界岭的真正含义:“老”是指的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曾在此隐居过;“界”则表示这里是南北气候的分界、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过渡带以及人的宽阔视界;“岭”指的就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八百里伏牛山的最高峰——长江黄河分水岭,八百里伏牛凌绝顶。分水岭,又称风水岭。下雨时,打在分水岭石头上的雨点像晶莹剔透的玉珠,各得其所:有的滚向右边汇集成线,入白河,进汉水,融长江;有的向左边到黄河逍游。有人形象地说天上滴下一滴水,一半流入长江,一半流入黄河。岭上有一个风水线,在线的左边是风儿不停地吹,在线的右边风儿却纹丝不动,形成一个神奇的自然现象。

身处分水岭,映入眼帘的尽是陡峭山势,纵横沟壑,尽是迭嶂峰峦,磅礴气势,尽是清新碧透,尽是树木参天,尽是蓝天白云下的怡人景色……此时,浩浩荡荡的巡山队伍中,身着汉服的老者云鬓轻挽,汉服“同袍”小哥哥小姐姐裙裾飘飞、娉婷袅袅,游客喜不自胜……每个人皆如入仙境一般,享受着大自然所创造的如此美景和万千气象,岂不快哉?!“身在凡间仙境遇,人间天上两相融。”这一切,瞬间变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优美风景画,这幅画没有那位画家可以临摹出,也没有哪位画家可以用他的画笔来把它画下,神笔马良在世恐怕也会望美兴叹。

回想起来,走进老界岭,可不止这一次。2020年仲夏,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7月10日,相关部门在西峡老界岭举办“河南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暨河南康养旅游联盟成立仪式”。当时,作为南阳网-光影中国网等媒体人士,参加活动,夜游过老界岭,这是第一次邂逅名山;第二次是在2021年9月16日金秋时节的摄影采风活动;最近一次是2022年2月5日至6日到老界岭景区“零距离”观赏冰雪美景,共享冰雪魅力。此三次邂逅所完成的《“老家河南清凉一夏”——西峡老界岭景区采风活动掠影》《金秋界岭雨中游壮观美景醉难苏》和《南阳老界岭景区摄影采风活动掠影》三文经南阳日报-南阳网-中西部文旅网发表后,至今已有30万 人次的点击阅读,由此可见:关注老界岭的是大有人在,他们中或许有很多人已经真真切切圆了自己多年来的游访梦想。

世间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却无比珍贵。它的名字叫“缘分”。正如佛学大师所说,人在大街上走,两人互不相识,能擦肩而过,就需要800年的修行。与老界岭景区的几次邂逅,这种缘分得用什么样的时间单位来计算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据景区负责人吴总介绍,老界岭景区有“奇峰”“奇石”和“奇树”三大自然景观,令人心旷神怡。其中的老子像和伏牛山神石两大“奇石”堪称鬼斧神工。3月4日下午抵达景区后,一行便到附近赏景拍摄,偶然发现了远处崖壁上的一个天然大石头,形状酷似老人头像,轮廓清晰可见。拉近相机镜头后仔细一看,这个从远处目测高约20米的天然石头,形状果真像一个人像,确切地说石像是一个教科书上的北京猿人的右侧脸。“老人脸奇石”位于一座山峰较陡峭的一面,坐北面南,面目慈祥。头像比例匀称,栩栩如生,“额头”宽扁,“眉骨”突凸,“鼻梁”分明,“嘴唇”微抿,“下巴”宽阔,“耳朵”由黑白相间的石纹绘出。更加有趣的是,这块石头的顶上林木茂盛,浓密的树叶酷似披肩“烫发”。在一片苍翠的绿色中,“人脸奇石”十分突出,好像隐藏了躯体,只露出巨石像脸部。拍照后,把照片发给景区工作人员后,他们都说“挺像。但不知道景区或游客是否也发现了这一奇石景观,俺姑且管其叫“猿脸石”吧。“猿脸石”像一个慈祥的老人矗立山巅,守护着连绵群山,俯瞰着大地,见证着八百里伏牛山的沧桑与壮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许多奇观,老界岭景区大山里的山石地质奇观,都是上天馈赠给人类的独一无二的奇景。

“猿脸石”的偶然发现,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力”。其实,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你发现了它就存在,没发现它就没存在。关键在于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态度和角度去对待自然和生活。作为摄影爱好者,其摄影创作的过程就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创作和审美欣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摄影者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动,对美的追求和时常油然而生的创作冲动,在自然中漫步,在生活中行走,在岁月中感悟,在摄影中陶醉,以光影抒发情怀,赞美自然,陶冶情操,用照片向人们讲述人生,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此次采风活动,一行人零距离真切感受老界岭的博大与幽美;采风镜头的定格与变焦有助于增进更多人对老界岭的了解。身临其境,无不沉醉其自然胜景,而再美的文字对于此般

[1] [2] 下一页

最新旅游风光
  • 惊蛰行摄老界岭03-11

    来源时间为:2022-03-09人生中,总有许多难忘的美好回忆,它们像沙滩上闪光的珠贝,时不时地让你拣起它,细细地咀嚼品味。惊蛰时节的南阳老界岭开山节摄影采风之……

  • 送你8个风光摄影技巧,拍美风景很简单03-11

    送你8个风光摄影技巧,拍美风景很简单怎么能把看到的美景拍出来,怎么能在景不是十分美的时候,也能拍出相对好看的照片?这篇教程,8个风光摄影技巧,希望能帮到你。一、……

  • “有福之州幸福同行”2022年福州市女性摄影作品展开03-10

    由福州市妇联、福州市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有福之州幸福同行”2022年福州市女性摄影作品展定于三月八日下午三时在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届时颁发入展证书和稿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